千年武庙,百年乡愁——苏州大学闽台民间信仰调查实践团

来源:   阅读:181343       时间:2022-08-14 20:00:09

为深入发掘两岸民间信仰的深厚历史渊源,推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文化认同深入人心,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闽台民间信仰调查实践团队开展了为期六天(8月5日-8月10日)的调查工作。在此期间,团队成员实地走访了泉州地区的宗教活动场所、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闽台两地民间信仰同源的历史渊源与当代价值,希望从中探寻闽台两岸同胞的宗教信仰纽带,加强两岸文化认同。

关羽作为忠义的象征,在历代官方和民众的神化下,俨然成为了一种民间信仰,在闽台乃至东南亚都十分盛行。为寻找关羽信仰背后的两岸文化渊源,实践团队于8月7日前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涂门街、有着“泉州第一武庙”之称的通淮关岳庙进行考察。依次参访了武成殿、崇先殿和三义庙三大主殿,并对庙区牌匾及碑文记录开展调研。

主殿武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房檐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大殿中正位左祀关圣帝君关羽,右祀岳武穆王岳飞并以韩擒虎、李靖、郭子仪、徐达等二十四位历史名将为从祀。庙宇的装饰、布局大气雄厚、浑然一体。通过照片比对,团队成员也发现了通淮关岳庙在建筑上对台湾地区的影响——台湾花莲的关岳庙与通淮关岳庙在建筑布局上并无二致。

除对神像庙宇的考察外,团队成员着重考察了通淮关岳庙内大量珍贵的历史碑文与书画楹联等珍贵历史文物。如宋代大儒朱熹手书“正气”和明代书法家张瑞图书“充塞天地”等巨幅名匾、清乾隆四十三年官献瑶撰的《重修泉郡通淮街关帝庙碑》和乾隆四十二年重修通淮关帝庙收支情况的石刻等。其中,团队成员尤其注意到了台南彰化县关帝庙在1990年来到泉州进香朝圣时进献给泉州关岳庙的“气壮嵩高”牌匾,还有多位台湾同胞在此留下的“普天怀德”、“乾坤正气”、“三义宏图谋一统,千秋浩气感万民”的题词。

在寺庙的《庙志》中,团队成员们得知了通淮关岳庙在台湾及东南亚关帝信仰的“祖庙”地位。关帝信仰在泉州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明清时期随着泉州的对外移民传播到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通淮关岳庙更是台湾众多关帝庙的祖庙,与其有关系的台湾关帝庙就有三百多做,最早的开基武庙更是于明永历年间便从通淮关岳庙请神像分灵于台湾。

此外,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也了解到泉州与台湾地区以关帝信仰为媒介的文化交流活动。最近的一次大规模组团活动,是2018年的“台湾关帝庙千年联合世纪大谒祖”,有四百余名台湾信众组团来到泉州谒祖团拜,开展寻根之旅,进一步促进了两岸关帝文化交流。

一天的调研过后,团队成员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闽台两地在宗教信仰上同根同源的现实意义。闽台两地在民间信仰上的神缘根本上源于两岸的地缘、亲缘、血缘,这样一衣带水的情缘始终牵引着两岸同胞的心,为凝聚两岸统一共识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闽台民间信仰调查实践团队供稿 通讯员庄梓煊陈序辉

THE END
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淮北之窗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